
各学院、各班级:
为深入贯彻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,进一步夯实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根基,做好2025级新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,持续深化“无诈校园”和平安校园建设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深刻认识高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
当前,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高发态势,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升级,高校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地,大学生成为“心仪对象”。新生群体因社会经验不足、防范意识薄弱,极易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重点目标。主要诈骗形式包括:冒充学校工作人员推销电话卡/学习资料、网络刷单返利、虚假贷款、冒充客服退款、游戏账号交易诈骗、网络交友诈骗等。尤其需警惕以“内部渠道”“新生必备”为噱头的营销骗局,以及租借银行卡、手机卡等可能涉及“帮信罪”的高风险行为,同时要警惕传销。
二、切实加强2025级新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
1.识别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。“识诈”是“防诈”的前提和基础,要了解掌握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的“套路”,有效甄别诈骗信息,练就电信网络诈骗的“火眼金睛”。
2.第一时间开展“新生安全第一课”。组织新生逐个学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,强化防诈意识,提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能力。
3.组织新生开展“多打一个电话”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。遇到“领导、同事、亲戚、熟人”微信急借钱,多打一个电话给本人询问;遇到“安全账户”要转账、“刷单、返利”稳赚钱、“网贷”要先交保证金、“涉案、通缉”心慌慌、“高回报”投资内幕,多打一个电话给110询问;遇到“客服”主动退赔款,多打一个电话给官方询问;遇到“机票退改”要补费等情况,多打一个电话给航班询问。
4.开学后和新生军训期间,各学院通过采取召开主题班会、举办专题讲座、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强化新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,提升新生科学识诈、有效防诈能力。
三、工作要求
1.提高站位。各学院要深刻领会开展新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重要性,切实加强组织领导,压实工作责任,切实保障2025级新生人身财产安全,维护校园安全稳定。
2.狠抓落实。要把2025级新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放在心上、落实到行动上,采取多种举措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工作,有效降低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。
3.警钟长鸣。要深刻认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艰巨性、复杂性,坚持举一反三、警钟长鸣,用身边人、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打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攻坚战、持久战。
安全管理处 学生工作部 研究生工作部
2025年8月6日